毫無疑問,機器人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越來越近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卻在不斷下降,勞動力供給不足的拐點已經出現,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統計數據顯示:
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從2011年開始逐年下滑;15-64歲人口絕對數量,自2014年開始已進入下行階段;2018年15-64歲人口統計,較峰值期累計減少約1200萬;這一明顯的人口變化,反正在勞動力市場上,就呈現為勞動力短缺、招工難、招工貴等用工荒。而社會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趨勢,又催生了以機器人換自然人的社會需求。
因此,放眼全局,20202050年機器替代人工,或將成為確定性比較高的,未來長時間內穩定發展的趨勢,市場對自動化、智能化機器人的需求,將有望持續上升。而與此同時,國內伴侶機器人產業已初具規模,消費需求火熱。
目前,在我國市場上,男性機器人和女性機器人已經屢見不鮮。雖然兩者之間的價格有些高低不同,但初期用戶口碑卻出奇得好。
據體驗過這男女款機器人的用戶表示,機器人適用程度非常高,而先期機器人用戶里,大部分女性用對男性機器人的滿意度竟高達99.9%。
男性機器人被用戶體驗后很滿意,他們究竟有什么魅力?關鍵在于以下三點:
第一、 個性化定制功能
看過《西部世界》的觀眾都知道,西部樂園里的機器人接待員非常特殊,不是身材高大威猛,就是明眸皓齒,明艷動人。
而且,當這些接待員演完指定劇情后,又會被拖運回去,重新加以修繕和改造。
被劃破的臉部可以重新復原,并且變得比以前更好看,接待員的相貌也是一代比一代出眾。歸根結底,都是為大眾服務的完美無缺的產品。
目前問世的男性機器人也擁有類似功能不僅可以根據女性用戶的要求,進行個性化塑造,還可以制作成為女性用戶想要的特殊的樣子,連身高和身體強弱程度都可以仿生。
且縫補和調整也相較于從前,變得更為科技高效。高大威猛、眉清目秀、儒雅俊秀……完全仿生,簡直是要什么就有什么。
第二、 功能齊全而且強大
不管是男性機器人還是女性機器人,嚴格來講其本質都是計算機。
既然如此,就可以升級換代,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男性機器人的拓展性和完善程度都可以升級,功能更完善,服務更細心周到,比如日常給女主人端茶、遞水、揉肩等家務活都是沒問題。
客觀來說,如今女性地位提升,女性工作壓力也不斷加大。男性機器人在安慰人心、陪伴聊天、居家防盜、家務分擔等軟硬性工作上都可以為女性分擔不少。
第三、 比人力更持久耐用
與人相比,機器人的優勢就是持久耐用。與人相比,機器人就是“永生”。
它不僅能夠個性化定制、功能強大,還十分耐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由于是提前預設好的程序,所以,指令執行起來,比真人男友還要來的快捷、順從、貼心。
所以,這樣的貼心又好用的機器人男友,當然會一舉贏得女性用戶的歡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工高智能、AI技術將越來越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從目前發展來看,機器人將成為最先介入人類生活的人工智能。不但大大方便人類生活,更將更為深刻的改變男女關系,甚至引發人倫關系上的更替。
比如,在電影《人工智能》中,當機器人馬丁面臨被拋棄的命運時,已經與它產生感情的“媽媽”此刻在情感上感到十分難過,盡管它只是個起到陪伴和治愈作用的機器,但是很難說,在情感層面上,人類很難將朝夕相伴的人形機器,完全當成機器,隨意拋棄。
不僅僅是成人,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買機器人,輔助學習,這款智能機器人既能講故事,又能中英翻譯,聊天對話十分方便。
在美劇《西部世界》中,機器人接待員原本是沒有任何意識的。
沒有意識,就不會產生記憶,更不會有回憶,人類可以隨意而毫無情緒的,在完成固定劇情之后,將它們拖回車間進行機械類修補。
但是,接待員梅芙卻因為劇情中的女兒產生了意識與回憶,從而成為接待員中最早覺醒的一個。
這些意識形態究竟是如何影響機器人產生了原始記憶和意識的,科學家到現在還未能有完全確鑿的定論與復制路徑,一切都尚在靜悄悄的演化中。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哦